1           声明

本手册及样例包均为免费提供,仅供参考。所述版本、应用及案例可能与用户实际应用不符,请用户在使用前认真阅读相关使用说明,根据自身的应用环境及机床特点进行调整,并进行严格的测试,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。对于在使用中发生的人员、财产等损失,由用户自行承担。

以上声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西门子(中国)有限公司所有,后续内容更新恕不做另行通知。

2           概述

3C消费电子行业涉及到很多零件加工,一旦加工表面出现拉丝问题,就将影响加工的效果,从而无法达到客户加工的要求

3           现场问题处理及分析

3.1      现场问题:GL550钻攻机,加工零件,底部出现拉丝,进口机加工无拉丝问题

image.png

           分析原因:

           1:切屑液含有杂质或吹屑方向不对

           2:刀具磨损

           3:夹具工装

           4:速度/加速度过快

           5:反向间隙32450/摩擦补偿32500

           6:CAM工艺及程序/公差因素

           处理思路及过程:

           1:由于拉丝只出现在底部位置,所以先考虑是不是切屑液吹的方向不对或有杂质,造成底部铝屑无法及时排出而出现拉丝,直接更换新刀和切屑液,问题无明显改善,排除上述1和2的影响

           2:工件是一个铝棒,夹持较长,但是客户现场加工使用虎钳夹持,所以排除夹持不稳导致

           3:由于底部是一个圆弧过渡,考虑是否会因为加速度过大,导致拉丝,重新优化跟踪检查加速度(此文档不过多介绍优化跟踪,详情请查阅简明调试手册),参数都是在合理范围内,所以排除4影响

           4:检查客户设备未增加反向间隙和摩擦补偿,排除5影响

           5:客户加工使用的CYCLE832公差是10Um,但是客户编程是0.2um,将公差改小,发现加工改善明显,在将公差改成编程公差,拉丝消失(为什么修改程序放在最后处理,因为客户现场设备很多,一旦程序确定下来,最终用户是不允许随意修改程序,除非能指出程序上问题,所以处理此Case时程序放在最后,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先询问程序上的问题,这样就能更快处理此问题)

           小结:处理此问题,可采用排除法,先排除较容易实现的条件,在测试不容易实现的条件

3.2      问题简述:600S石墨机,加工石墨模具,圆弧面出现拉丝

image.png

           问题分析:

           1:CAM工艺及程序因素

           2:夹具工装,及刀具

           3:反向间隙32450/摩擦补偿32500

           4:机械结构

           处理思路及过程:

           1:检查客户程序,无杂乱点,点位分布均匀,排除程序问题导致拉丝现象,修改公差均无变化

           2:客户使用虎钳夹持,加工使用新刀,排除工装刀具影响

           3:检查客户优化,电机惯量比正常范围内,优化无异常,客户没有加反向间隙和摩擦补偿,排除参数对加工影响

           4:客户设备是雕铣机门式结构,X轴上面挂Z轴和主轴,而加工是XZ联动,尝试修改程序使用YZ联动,再次加工,圆弧面拉丝消失,怀疑X轴负载比较大导致电机细微的波动,而石墨模具对加工要求比较高,所以才出现轻微的拉丝现象

           小结:同上处理思路,如果遇到石墨模具的加工,且机型结构是雕铣机门式结构,对加工要求比较高,可以尝试不同的轴插补加工

3.3      问题简述:HS35模具机,奔驰件加工出现严重拉丝

image.png

           问题分析:

           1:CAM工艺及程序因素

           2:夹具工装及刀具

           3:伺服优化检查惯量比

           4:反向间隙32450/摩擦补偿32500

           处理思路及过程:

           1:客户程序是使用我们标准奔驰件加工程序,且加工时使用新刀加工虎钳夹持工件,所以排除1和2对加工的影响

           2:检查客户优化,无异常,排除优化和惯量比不足对加工的影响,

           3:检查客户参数,发现客户XYZ都加了反向间隙,取消反向间隙在加工,拉丝消失,建议模具机都不要增加反向间隙,否则加工会出现拉丝问题

          小结:同案例1处理思路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总结:

           1:通过上述案例,如遇拉丝问题,我们可以先测试最容易的因素,如刀具,工装,切屑液等,采用排除法

           2:建议CAM公差=CYCLE832的公差,且建议使用Top surface

           3:通过伺服优化来排除惯量比的影响和优化不好带来的参数不合理,如转速环增益,位置环增益等

           4:反向间隙和摩擦补偿能不加就尽量不加

4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/联系人

Xiao Huihong

2022.07.01

5           版本

版本

日期

修改内容

V1.0

2022.07.01